『最近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印度的經濟成長率不久將超過中國,而成為未來一、二十年的常態,主要的理由是來自中國人口結構迅速變遷的結果。中國因為在1978年開始嚴厲推動『一胎化政策』,2011年以後中國15-29歲的人口群將快速減少。屆時中國青年勞動力的萎縮,會造成低廉工資的青年勞動力不足,將使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因而緩慢下來。印度的人口雖然沒有中國多,但是年青勞動力的增加,將會源源不斷地湧入勞動市場,而且印度人口將在2025年超過中國的人口。如果印度在未來都維持有8%的經濟成長率,17年後才能達到今天中國的經濟成就,因此印度低工資的競爭力將會有二、三十年之久。』
一、印度經濟成長率將超越中國
『印度雖然是一個民主的市場經濟體制,但是對於外國資金進入印度的政策,卻是非常保守。即使是比較沒有金融炒作風險的外國直接投資(FDI),進入印度開辦事業,也常因官僚體係的刁難和貪污,而難以取得設廠的土地和許可。印度對於國內服務業部門的保護政策,更是非常排斥外資企業,特別是目前關係到了上千萬人就業的小雜貨店。印度政府一直擔心外資企業搶走了印度人的就業機會。整體而言,印度經濟的自由化和開放政策,仍然處於早期的萌芽階段。目前印度這些現象,不是就和中國1980年代的很相似嗎?一但印度政府下定決心,像中國一樣採取了引進大量外國資本的自由化和開放政策,十二億人口 的印度經濟成長率,勢必可以加速起來。它將繼中國之後成為新的世界工廠,而且不會像中國還在高速成長期,就碰到『一胎化政策』帶來勞動力不足的窘境。』
二、低廉的勞動力是經濟發展動力
『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由快趨緩,也是同樣源自人口變遷的因素。台灣戰後嬰兒潮始於1950年,到了1965年左右才回降到戰前的生育水準。所以從1960年代一直到1980年代初期之間,台灣大量增加而又低廉的青年勞動力,支撐了出口部門的競爭力和快速的成長。台灣在1980年代中期,就開始面臨嚴峻的青年勞動力不足問題了,經濟成長就從1960到1970年代平均二位數位的成長率,一直跌落到平均不到5%的水準了。』
三、中國人口問題已逐漸轉為經濟成長的阻力
『台灣社會已經完成了人口從高生育率和高死亡率,到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階段的人口轉型過程,台灣早已渡過青年勞動力不足的困境,也適應了經濟成長緩和下來的問題。面對是未來老年人口的安養問題,台灣仍有充足時間應對這個人口老化社會的問題。中國則是政府用高壓手段,強迫中國社會在極短期間內完成這個人口轉型。中國社會現在面對的,不只是中國經濟體即將面臨嚴重缺工、以及經濟成長率下降所帶來的不滿問題;緊接著,數以億計的老人安養問題,就立刻要登場了。中國人『一胎化政策』的結果一定會在十年內,普遍出現-對中國中年夫妻撫養四位老年的父母,可能還要加上一個小孩的困境。1978年中國開始『一胎化政策,到了2020年代中國老人安養問題,即將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。2020年代將是中國忙於處理經濟和社會問題的緊張時代,除非中國在十年內創造一個極大的內需市場支撐自己的經濟成長。但在那時候,印度仍然處在意氣飛揚的階段,充沛而低廉的年青勞動力還是源源不斷的進入勞動市場,也會持續吸引大量外資投入印度市場。各種新建工廠和公共建設,仍舊會像雨後春荀般地四處出現在印度各角落 ,就像過去一、二十年中國經濟的繁榮和活動,勢必重現在印度半島。』
四、外資企業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
『這也是為什麼目前華爾街的金融市場,開始積極投入印度的原因了。華爾街想要在印度,複製投資中國的成功經驗,而這次已經有經驗排除以前在中國所有的失敗經驗,而更加如魚得水的順手。外資企業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,沒有國籍和忠誠的問題。那裡的製造成本低,他們就移向那裡。中國的發展和缺工,如果造成工資和土地成本的上漲,外資企業就會尋找新的生產基地。當年台灣認為自己的經濟成長率高,還以為可以在短時期內超越一些歐洲的已開發國家。到了今天我們甚至都沒有辦法,超越香港和新加坡的所得水準,還能超越一些歐洲先進國家嗎?。台灣的工資和製造成本,不斷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力短缺而升高,很多原本在台灣的外資企業,都撤走到對岸中國去了。如果台灣這數十年來沒有發展出自己的工業和技術,外資一走,經濟就沒有辦法持續進步下去了。中國也是一樣,目前靠外資的繁榮只是一時,最後還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。更何況印度已經在旁邊,虎視眈眈等著隨時取代中國在世界生產的地位了!』
『簡單的說,低廉而豐富的勞動力是一般開發中國家發展經濟的主要動力,因為技術層次不高,只有靠低成本在國際市場上才有競爭力。一旦人口老化了,造成廉價勞動力的成長不足,經濟成長率就勢必減緩下來。』
(本篇資料取自經濟學人週刊及其它相關報導,再依據筆者之觀察或想法,以及台灣現狀撰述而成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